3月3日,据媒体报道,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少年班录取结果发布。在全国2000余人参考、录取约200人的招生计划中,广元市15岁的初三女孩杨琳琳脱颖而出,成为四川省仅有的两位成功录取学子之一,她将本硕连读8年,引发网友热议。
▲杨琳琳。图片来源 封面新闻
据上游新闻了解,少年班是我国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78年率先创办了少年班,继而教育部于1985年1月决定在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开办少年班。虽热近年来北大、清华等从初中、高中招收的物理、数学等基础领域具有潜能的少年都已不再冠以“少年班”的名称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从“少年班”走出的青年学子仍在学界做出了让人难以忽视的成就。
同年三位中科大“少年班”学员论文登顶级期刊
据澎湃新闻报道,当地时间2021年7月21日,曹原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自然》上发表了一篇论文。这是他当年在《自然》上发表的第4篇论文。至此,他已经在《自然》上发表8篇论文。
,,电报群搜索机器人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电报群搜索机器人包括电报群搜索机器人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电报群搜索机器人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曹原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物理。这次的研究是发现一个叫“魔角”扭曲三层石墨烯的材料具有一种罕见的超导性——该材料很可能是 “自旋三重态”超导体。值得注意的是,曹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0级的学生。2018年,年仅22岁的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,他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,轰动国际学界。
另据科技日报报道,2021年9月初,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drea F.Young课题组连续在《自然》杂志背靠背发表两篇论文,报道了他们在菱面三层石墨烯发现超导的最新突破。而值得一提的是,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留学生周昊欣。2018年,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被誉为“天才少年”的曹原,在“魔角”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中首先发现新的电子态,一举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。
周昊欣的社交主页显示,2015年,他从少年班毕业后,直博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。此后7年,从web of science检索得知,他从未发表过一篇通讯或一作论文,仅发表过一篇《科学》三作。
▲曹原。图片来源 澎湃新闻
另据中科大新闻网2021年02月26日消息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陈杲完成的论文《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-杨振宁-米尔斯方程的变形》,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《数学新进展》在线发表。
据网站介绍,陈杲特任教授2008年入读中科大少年班,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,师从陈秀雄教授攻读博士。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,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。2021年加盟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。
电报群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www.allbetgame.us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广元初三女孩考入西安交大本硕连读,“少年班”模式曾培养多位学界传奇